大家好,我是靚仔,哈哈,藝名真的是叫靚仔, 本來其實是因為女朋友名字有個靚字就叫靚,然后一下被叫靚仔到了現在。我其實是一個不太正經學設計專業的人,因為一開始不是很懂事,對于學習什么的,都拋擲腦后,沉迷游戲,一度差點去打職業了,之前讀書的時候是王者榮耀的國服老虎,有空可以一起開黑啊。扯遠了,回到正題,然后在快畢業的時候,就發現啥也不會,就開始焦慮了,大數據讓我無意刷到了c4d的教程,從此就從ps都不咋會的人,踏上了三維c4r的道路。
致設計:是什么促使你學設計?在學習的路上有什么在影響力?
我覺得應該讓我踏上這個路的是機緣,緣分,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也是不知道最后咋樣就開始學起來了,這個時候就是討論怎么堅持下來的,作為一個能逃避就逃避的性格,我對這塊有很多想說的,其實我在剛畢業做的第一個項目的時候我就提了離職,原因就是因為一點小壓力,最后也因為領導的勸說,和一段的思想斗爭,選擇了繼續堅持,也很慶幸那次我踏出了堅持了一步,后面每次遇到問題我都會想堅持一下看看。慢慢就一步一步過來了。
致設計:你平時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創作水平?
我平時的練習比較松散,屬于是最近學什么做什么,更多的會注重上審美和動手上。但是我有個小方法,就是很多時候新手看完教學一定要跟著練,不管你是否覺得懂了,你依舊要跟著練,只有大量的一段時間的練習,積累對軟件技法的熟練度。才能確保自己不會因為手做不出來。之后的工作肯定不會是你會什么有什么,而是臨場學習,需要的之后立馬可以拿出教程一段時間就學會。最后就是練完手還要多看好的作品。
致設計:工作了這么多年,你覺得現在年輕人在做設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個人覺得選擇自己一條比較喜歡的路,三維,平面,品牌等,暫時不宜學太多。當然,如果說都不是很排斥的話,那就向錢看。 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學的東西才不會過多過雜。再次強調一下。審美的積累也很重要。無論是做哪一塊相關的內容,都不能忽視于看圖,看一些優秀的作品,提升個人審美。
致設計:在做商業項目時,就沒有什么令你頭痛的問題,你又是如何解決它的?
有,非常多,經常會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比如說:
在去年做飛鶴雙11海報的時候,面臨草地的問題,毛發難倒了自己,因為面臨是不僅是技術的問題,還有電腦配置上的問題,花了蠻多的時間,最后用渲染拼接和后期的方式才得以解決了,熬了無數的夜晚了。備份非常重要
慢慢的,經驗的積累是肯定的,然后更多的是學習能力。在看到一個項目需求的時候,這個效果能用怎么樣的方式快速學會,或者用以往的一些功能怎么達到效果,視覺是不看過程的。無論你是用三維還是用什么達到效果。只要能達到預想的產出 。所以說不用很擔心自己很多不會能不能去接設計外包。只要自己有一塊比較拔尖 ,工作內容基本是以團隊的形式,突出自己擅長的點。
致設計:隨著現在AI越來越普遍,你對這方面有什么看法?
個人覺得,這個會是將來的一大趨勢,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絕大多數設計師做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很重復的工作,而Ai帶來的就是自動化一些繁瑣重復的設計任務,比如配色選擇,參考收集,素材尋找,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還有一些批量化的圖片,海報等。
就比如我最近做的這套無人機,平時的話我需要花費一張半天到一天的時間,而這4張只花費了不到半天的時間,給我的工作帶了很迅速的提效,省去了一些找圖的時間。
致設計:AI出現讓很多人感到焦慮,對于這種現象你有什么看法?
最近的成龍大哥的一部龍虎武師,講述的就是以前拍片都是靠身體做特效,但是現在開始都是綠幕,特效,雖說少了一些以前的味道,但是也給演員減少了危險成分。設計的ai也是同理,他可以為一些工作帶來提效,不要抗拒他,他同時帶來的也是記憶,最后雖然 AI 可以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工具和資源,但它并不是萬能的。設計師還是需要有更好的審美 。AI更新的速度太快了,一周不看就有一個新版本,跟上時代腳步,設計師應該考慮到未來可能出現的變化,一個好的設計應該是適應性強的,能夠持續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致設計:最后在新的一年,你會在哪方面有所突破?
攻克一些自己的短板,比如動態,AI,為三維和日常工作賦能,不要太難,得讓自己嘗到成功的甜頭。 最后也會在授課教學方面有所突破,做講師和設計師有很大的區別,一個是做好自己就好了,而講師更多的需要如何把東西簡易的交給別人,也是我需要一直學習的內容。
全部評論(
)